属狗人离不开的两个贵人是谁,82年属狗人三大坎
2024-04-07
更新时间:2024-04-08 00:03:30作者:未知
认干亲,又称结干亲、拜干亲,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民间习俗。“认干亲”的原因多种多样,旧时最为常见的是婴儿出生不久的满月前后,或百天左右,由父母或祖父母怀抱着上街,见到的之一成年人便认作干亲。男性为“干爸”,女性为“干妈”,但往往这是预先准备好的。
有的是为了避免灾祸,此乃迷信之说。例如,孩子经过占卜算命得知与父母命相不和,甚至相克,以“认干亲”的方式来改变,以达到阴阳协调,家庭和睦。即所谓:“双爹双娘,福大命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有的是因为独子或老年得子,此乃担忧之说。例如,上几代都是单传,此时又是独子,哪怕是有姐妹多人,也要让孩子认干亲,而且认人丁旺盛之家,认为这样才可以一生平安。
也有两家关系交往密切,甚至是世交,自愿认对方儿女作义子、义女的。
也有体弱多病的孩子为了身体健康,大街上随意认干亲的。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到集市上看到身体健硕之人,口喊“干爸”倒头便拜,而且认得越多越好。此种认干亲的方式属一次性性质,一般以后两家没有什么来往。
甚至还有寻找年代久远的石磨、石碾,古老的树木等为干爹干娘的,以求其结实强健。此种认者,则由父母带领向石磨石碾焚香叩拜。
当然,我国历史上为了攀附权贵的认干亲比比皆是,时至今日也为数不少。
一般性家庭认亲,确定对象后,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常见的仪式是选择一吉日:干娘拿一个碗,一双筷,一件衣服送至干儿女家,由其款待一番,即成干亲。讲究之家也有写“承继帖”的。
认亲这一天,孩子的父母要把室内外打扫干净,自己也要精心打扮一番,以示尊重。此外,还要准备丰盛的酒席,替孩子预备好香烛、孝敬干爸、干妈的礼物。此礼物中,干爹的帽子和干妈的鞋以及粉条是不可或缺的。其他烟酒、点心之类随意搭配,但要双数,不能落单。吉时已到,点上香烛向神明祷告,然后让前来的干妈、干爸上座,孩子向他们行磕头礼。干妈、干爸此时赠送带来的礼物及红包,用携带的碗筷喂食孩子,表示从此对孩子有了养育的责任。仪式结束后,大家举杯共饮,欢声笑语一番。
从此后两家结为干亲,逢年过节、干妈干爸生日或其他人情世事,孩子都要送礼拜望。直至养老送终,如同亲生。
有的地方,要举行“干儿(女)出生”仪式。由干娘缝制一条不连裆的裤子,让所认干儿女从裤裆中钻出,以示干娘亲生。其后每年干娘都要为其干儿女“挂锁”,即用一红线穿一枚铜钱,挂于干儿女脖颈上,一岁穿一枚至十二岁。届时,再由干娘为其“脱锁”。生母用锁将颈带十二枚铜钱拴在桌腿上,由干娘用钥匙打开,从此干儿女便成为“大人”了。之后,干亲之间逢年过节仍然来往,此俗今日仍存,但迷信色彩渐淡。
有专家收集到我国各地“认干亲”的习俗仪式,摘录如下:
广东:广东(包括香港、澳门)称为“上契”,亲父母和谊父母的关系称为“契亲家”。择好吉日,父母为孩子准备香烛及猪头一个,以及一些礼物。为孩子穿戴整齐后带同孩子前往契爷(谊父)、契妈(谊母)家中,吉时一到就点香烛,向神明祷告,请未来的契爷、契妈上座,由孩子向契爷、契妈行跪叩礼、奉茶。婴儿则由母亲抱着向契爷、契妈鞠躬。然后契爷、契妈会给契仔(谊子)或契女(谊女)利市(红包),用新碗筷、新汤匙请契仔或契女吃饭,象征对契子女有养育的责任。有些契父母会送金碗筷、金汤匙给契子女,以示隆重。逢年过节契子女需前往拜望送礼,契父母死后亦要守孝。
四川:四川德阳的通江镇会于当地节庆“李花会”时为幼年的子女打扮,请一年长者陪同在李树下等候合适的人前来,然后上前问该人是否愿意结干亲。对方同意的话,幼儿即向该人叩头,称为拜寄礼,把该人拜为干爹或干妈。拜寄人家会请子女的干爹或干妈吃饭,干爹或干妈会给干子女一些钱,有些会再为干子女取小名。
陕西:婴儿满月后,父母为婴儿剃头、换衣,然后父母或祖父母就会抱着婴儿出门“撞喜”,让婴儿与碰到的之一个成年人结谊。碰到成年男性就拜为干大(干爹),成年女性则拜为干妈;老汉拜为干爷(谊祖父),老妇拜为干婆(谊祖母)。然后请到对方到作客,三日后再备礼品,抱婴儿登门拜访。被拜者设酒款待,赠衣帽给婴儿。从此两家结为亲家,逢年过节礼尚往来。碰到的人有些是随机的,但大部分情况是事先安排朋友或有名望的人去做之一个“碰”上的人。
河南:郑州、开封、滑县一带习俗与陕西相似,称为“碰姓”,不同的是婴儿出生后头一个早上,父亲即要抱婴儿出外碰姓,碰到的之一个人不论男女老少,父亲都要向他(她)磕头并说明原委,请对方为小孩起小名。如要正式认为干亲,则被碰到的人要送给小孩一份礼物。滑县一带未婚或未有子女,或子女年幼者忌讳认干子女,认为认了干子女就会没亲子女,即“认干儿,失湿儿”。
荥阳的其中一种认干亲方式与四川、陕西、山东的长岛相似,称为“闯姓”,孩子满月或出生满百天,父母在日出时分抱孩子出门。首先碰到的一人,即认其夫妻为干父母。另一种多见于男婴,男婴家人将锁锁门鼻儿上,满月那天谁先到他家就让谁开锁,开锁者就被认作干父母。每年孩子生日,都要到干父母家拜访,干娘会送锁给孩子,每年送一个,直至十二岁。在这一年,干父母要给干子女买衣物,叫“挽锁”,表示关系牢固,再把锁摘去,称“脱锁”。以后每逢重大节日和婚丧,两家干亲戚都要礼尚往来。
周口一带多选姓刘(谐音“留”)或姓程(谐音“成”)的人为孩子的干爹娘,取“留”而不去、“成”而不夭之意。之后要举行类似象征性出生仪式,干娘先做一条大开裆裤,让干子女穿上时从裤裆钻出来。
修武的风俗是“碰亲”,与四川、陕西、山东长岛相似,由父亲抱小孩外出,如果之一个碰到的人儿女多,就把他(她)认作孩子的干大(干爹)或干娘,对方儿女少则由对方介绍儿女多的人家让孩子认干爹娘。
北京:北京人认为收干子女会对自己的亲生子女不利,所以一般只接受亲密朋友的子女为干子女。双方择吉日举行结谊仪式。亲生父母要设酒席、预备礼物让子女孝敬干爹、干妈,当中必须包括送给干爹的帽子和送给干妈的鞋子,另外再配上衣料之类的物品。干爹、干妈送给干儿子、干女儿礼物必须包括碗筷和长命锁,由于打破碗筷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因此碗筷多以木、金属等不易打破的材料制造。给干子女的礼物还有衣服、鞋袜、帽子、围嘴和兜肚等。以后每年三节两寿,干子女的家庭都要给干爹、干妈送礼,干爹、干妈的也要回赠礼物。由于花费沉重,通常只有富厚之家才会这样做。
山东:长岛县、蒙阴县的习俗与四川、陕西相似。在长岛县,父亲抱着小孩出门所见到的之一个成年外姓男子就认作小孩的干爹。在蒙阴县,出门见到之一个外姓人,无论男女老幼,都会认为干亲,未婚者暂时称为叔叔、姨姨,等对方结婚后才改称干爹或干娘。
在郊县,小孩的父母要给干娘买一条裤子,一副腿带(现在多改为两根腰带)。干爹娘要送小孩衣服,放上针(与“真”谐音)和大葱(与“聪”谐音),表示真心真意地祝愿孩子聪明。干子女三年之内不能在家吃过年的饺子,干爹娘会用新碗筷盛饺子送给干子女。
在临朐,干娘必须是一个生肖相合、多子女的妇女。仪式进行时,干娘穿着一条由小孩家所做的肥大开裆裤,小孩父母用红布写张文书,烧上香、交上文书,将小孩从干娘的裤裆里漏下来,表示是自己亲生的,然后随干娘的孩子排行。
胶东地区要先给干娘做一条肥大的开裆裤,让小孩从裤裆中穿过,象征小孩是干娘所生的,然后让小孩随干娘的子女排行。
泰安一带多找刘姓人家认干娘,这是因为“刘”与“留”同音,认为这样能留住孩子。
荣成认干娘的是,干子女咬一下干娘衣襟上的钮扣,象征吃干娘奶的亲生子女。干娘则要送衣物给干子女做礼物。双方家长互称“干亲家”。干子女称所认夫妻为“干爹”、“干妈”,与他们子女互称兄弟姊妹。
海阳地方有选择风流女性为干娘的。
彝族:与四川、陕西、山东长岛县相似,称为“撞名”,父母在孩子在一岁前,择一吉日,带着孩子在小路上用树枝搭一座小桥在路中,让小孩拜之一个经过小桥的人为干爹、干妈;若碰到的之一个人是儿童,则让子女拜其父母为干爹、干妈。被碰上的人不能拒绝结谊。仪式当场举行,设酒菜招待干爹、干妈,由干爹或干妈给孩子取小名,并必须送礼物给干子女然后抱着孩子走过小桥来回三次,表示孩子从此摆脱病魔的缠扰。再要到孩子家中作客,以后保持来往。
土家族:认干亲的仪式是孩子向成年人磕三个响头,从此称对方为干爹、干妈。幼小或特别娇贵的孩子,仪式与山东胶东相似。干妈会在仪式中穿上特别肥大的红裤子,坐在炕头上,把孩子从裤裆漏出来。然后干妈给小孩戴长命锁,起乳名,以后小孩会用干爹、干妈所赠送的碗筷吃饭,寓意小孩是他们的子女,吃他们家的饭。
浙江:杭州小孩“认干亲”所拜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无常”,俗称“拜胡干爷”。据当地,无常是阎罗王专门派来拘摄死者之魂的,将子女寄于无常,是希望它不要拘摄寄子之魂,以保长寿之意。过去,世人不知道无常的名义,而将它讹为胡姓,于是便有“胡干爷”的称谓。
寄拜胡干爷的是:小孩的父母先要做一件崭新的白衣衫,然后将它带至庙中,用它去换取胡干爷偶像身上的旧衣,并以烧酒、烧饼、香烛、银锭供而焚之。最后,由庙中为出寄之子取名。以后,每年七月,小孩的父母都要抱其前往庙拜贺胡干爷的生日,直到小孩年满十六岁为止。
“认干亲”的习俗之所以广为流传,于我们民族性格、情感密不可分,虽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目的性是一致的,即为了让孩子的茁壮成长。具有浓浓的人情,也有强烈的世故。
:孟继新 王新莹 束天昊
以上就是与属马的孩子认干爸属性相关内容,是关于婴儿的分享。看完属马的六合贵人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