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一床不睡两条蛇的说法,千万别娶属蛇的女人

更新时间:2024-06-18 21:07:23作者:未知

一床不睡两条蛇的说法,千万别娶属蛇的女人

一床不睡两条蛇的说法

费县婚俗

婚嫁是人生中更大的喜事,在费县民间被称为“终身大事”,礼节名目繁多,定亲、送日子、下妆、迎娶、回门等必不可少,每家办起来也都是尽可能地隆重热闹。我们倡导移风易俗,新事新办。先前的费县婚俗大家留作记忆,一起去看看吧!

费县婚俗 相亲

相亲,又称“见面”,俗称“相媳妇”。即通过媒人将素不相识的两个男女约到一起,相互接触认识。

 媒人是男女婚事的撮合者,现在又叫“介绍人”。过去的媒人,多是腿勤嘴巧的妇女,俗称“媒婆”。亲事说成后,可得丰厚谢礼,很多人以此为职业。现在的介绍人多是与男女双方或一方相熟的热心人,一般不会像过去那样两头夸赞,只起牵线搭桥的作用。

 相亲的日子确定后,到相亲那天,一般要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是梳头洗面,穿戴整齐。俗话说,人是衣裳马是鞍,之一印象很重要。二是男方买点糖果等小礼物,以示礼貌。三是家人嘱咐,要注意相亲场合的言行举止,尤其女方要沉住气,既不张扬,又不露怯。

 相亲时一般男方先到,以示尊敬。相亲地点多在媒人家或媒人指定的场所。男方一般单人独往,也可由媒人陪伴。女方可以多去人,婶子、大娘、嫂子、姐妹等同往。见面后,媒人做简要介绍。然后,双方相互相看,一般都不说话。稍后,众人礼貌告退,留下男女二人单独交谈。一般是男方先开口,或递糖块,或问天气等等。交谈的内容,多是基本情况;交谈的形式,多是一问一答,简单明了;交谈时间不会很长,大多只有几分钟、十几分钟。交谈结束,一般是姑娘先离开,小伙子即使不满意,也要后离开。这既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习俗。

 相亲结束后,如果姑娘家无意,则由大嫂等人说几句客套话,以示友好;如果有意,则由媒人约定下次再见面,以加深了解,或留女方吃饭,只要女方肯留下吃饭,则婚事基本确定。相亲风俗由来已久,相亲成功,皆大欢喜;相亲不成,则婉言相告,决不恶语相加,互相贬斥,充分体现了传统、古朴的和谐民风。

费县婚俗 定亲

相亲过后,如果双方满意,下一步就是订亲了。在解放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候,没有相亲,只有议亲。议亲即经媒人说合、双方父母同意后,请二知先生测过八字,若无冲克,即可订亲。

 请二知先生测八字,又叫“合婚”。合婚主要是看男女双方在属相上是否相克,如相克而又无法破解的则不能成亲。属相是否相克,民间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讲究,如:一床不睡二龙、白马犯青龙、鸡猴不到头、龙虎相斗、狗兔不和等。除看属相外,还要看命相。命相即根椐生辰八字推出其属何种命相,如金命、火命等。命相也有相生相克之分,如一火一金,即为火克金,不宜成亲;如一火一木,则为木生火,是为大吉。如双方原有亲戚关系,还要看辈分是否相同,如“免辈”(辈分不同)也不能成亲。只有双方属相命相都不相克,又不免辈,方可成亲。现在,人们多只注重人品、收入、家庭等,很少再有人找算命先生合婚。

 旧时,在费县订亲不叫订亲,叫“递手布子”“下柬子”或“传启”。在费县东、北部地区,订亲一般在男方家中进行。女方婶子大娘、嫂子姐妹一起到男方家中,男方酒饭招待。饭毕返回时,男方送上订亲礼。南部石井、梁邱等地,订亲一般都由媒人出面,把订亲礼送到女方家中。订亲礼虽各家多少不同,但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代均大体相当。20世纪70年代前,订亲礼除少数的现金以外,多是布料,6尺印花或蓝、黑色的棉布,称“袄面子”,一般人家是6个,多者8个、10个,最多可达12个,外带几块肥皂,用两块崭新的红包袱包着。同时,包袱内还包有缝衣针、香、艾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订亲礼悄然改变。20世纪七八十年代,化纤布流入农村代替棉布做“袄面子”,后来,化纤布又被成衣取代。同时还要给女方买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买摩托车、电动车、金银首饰等。现在,订亲礼一般都是四身衣服、两双鞋、部分金银首饰,外加数额不等的现金,又叫“压启钱”。一般人家三五千,富余一些的人家流行“万里挑一”,即给女方10001块钱,或“万里挑七(10007元)”。过去“袄面子”时代,女方回家后,当天傍晚全村的姑娘媳妇都要去她家看订亲礼,礼的好坏多少在当天晚上和随后几天,是全村人特别是村里的姑娘媳妇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现在,很少再有人关心别人订亲礼的多少。

 女方收到订亲礼后,要回赠男方。过去,是姑娘亲手绣的烟荷包两个。现在,一般都回赠男方两双鞋、两顶帽子、两身衣服。

 另外,在订亲这天,到场的男方的姑、姨、妗子等亲戚要给女方改口钱,现多为每人200元钱。

 在费县东部新桥、汪沟、探沂一带,南部石井、梁邱一带,订亲又有大定、小定之分。小定即男女双方相亲之后、订亲之前,男方用红毛巾包几百、一两千元钱给女方,有点像做买卖下定金的意思。此俗之后,挑选日子再大定。

 建国前,穷苦人家下柬子有“红启白柬”之说,即没有订亲礼,只让媒人包一张红纸送到女方家,即可算订亲。

近几年,订亲这一仪式越做越大,订亲礼除上述现金、衣服首饰等,还有点心、糖果、鸡、鱼、肉、粉等。订亲宴有的设在家里,有的则到饭店去办,男方多为东道主,男女双方的亲友都来赴宴祝贺。订亲后,就要当重要的亲戚走。每年中秋节、春节,男方都要备重礼去女方家拜望。此外,每年还要给女方买一单一棉至少两身衣服。同时,费县还有附近集市逢“会”时,男方叫女方来赶会的习俗。届时,男方要给女方数目不等的赶会钱,或给女方买衣服、日用品等。

费县婚俗 送日子

送日子,又叫“递柬子”。当结婚提上议事日程后,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选日子。一般由男方提出结婚的要求,由媒人去女方家说知,女方同意后,媒人索要女方的生辰八字。和男方的生辰八字放到一起,拿到二知先生面前,请他给挑选一个合适的日子。二知先生在挑选日子的时候,首先要根据女方的属相,考虑女方适合在哪个月结婚,费县土语又叫“占月”。女方占几月,就要在几月选吉利日子。

 日子选好以后,写到红纸上,一式两份。“日子”的内容为:男女双方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属相。另外,还要写明出嫁上轿、进门落轿时轿头朝向哪方、何时进门、新娘子出嫁时穿衣及进门后坐帐面向哪方、床在新房里怎么安放、婚礼和新房中需用何种镇物等等,并写明送亲人中与新娘犯冲的属相。以上内容,根据各人生辰八字各有不同。

 写好的日子先拿到男方家中,男方留下一份,另一份送给女方。送日子可以是男方直接送给女方,也可托媒人转交。送给女方的日子要用红包袱包好,同时,里面还要包上4斤点心。另,根据男方家庭状况或双方约定,同时奉上数目不等的现金,现多为4000或6000元。女方收到日子后,就开始“忙嫁”,即准备嫁妆和与出嫁相关的事宜。

费县婚俗 下妆

结婚前一至三天,男方选择吉日,派人到女方家送新娘嫁衣,即为“下妆”(又叫“送妆”)。有提醒女方结婚日期将到,要按时发嫁的意思。

 下妆时,男方要给女方送出嫁时要穿的衣服及梳妆用品。过去一般都是自家做的红袄、蓝棉裤。红袄喜庆,意寓将来的日子红红火火;蓝棉裤越厚越好,意寓将来的日子越过越厚实。近年来,由于过去的红袄、蓝棉裤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穿着,一般人家不再准备,而是根据季节不同,买现成的红上衣、红裙子或裤子,结婚仪式后,此嫁衣还可日常穿着。与嫁衣同时,男方还要送女方红头巾、蒙头红子、红腰带、裹腿带等。同时,与嫁衣一起,男方还要送女方“四色礼”(注1、四色礼:即一对鸡(公、母各1只)、一对鱼(每条不低于1公斤)、一块猪肉(不低于5公斤)、一捆粉皮或粉条(粉皮一般9-12张,粉条多为3-4公斤)),外加数目不等的钱。还有的人家要送八色礼,即除上述四色礼外,外加各色点心、挂面等。汪沟、方城等东、北部乡镇,送妆的礼中鸡、鱼要全部押回,其余东西对半押,但肉不能押,意即“不退荤(婚)”。石井等南部乡镇,则一直等到出嫁那天,所有礼物随新娘一起带回婆家。

 负责送妆的一般都是男方的本家兄弟或侄子,也有男方叔伯长辈和小辈一起去的。送妆的人挑着担子,一头是新嫁衣,一头是礼,均用红包袱包着或蒙着。送到女方家中后,女方要给送妆的20元钱、两盒烟作为谢礼。同时,女方回赠男方一身衣服、一双鞋。近年来,下妆这一程序有渐消趋势,因为多数人都在婚礼前双方共同选购嫁衣,或在订亲时把衣服送给女方。

费县婚俗 填箱

在女子出嫁的前一两天,亲戚朋友都要来随礼、喝喜酒,祝贺女子婚姻大喜,这在民间叫“填箱”。亲戚朋友的“填箱礼”在旧时多为点心、糖块、炒花生等,现大多为现钱,也有的送女子鞋袜、首饰、衣服,所送礼物都要装到陪嫁的箱柜里带到婆家。所以,此项礼仪叫“填箱”。 男方家也同样会收到亲朋好友的喜礼,此礼仪在男方一边叫“送饭”。无论何种形式的喜礼,都要讲究吉利,不能送谐音不雅的物品:如伞(散)、梨(离)、钟(终)等,如是小件物品,一般都送双数,意寓成双成对。

真正的填箱,即往陪嫁的箱柜里放东西,是在出嫁的头一天晚上进行的。届时,女子的兄弟把要填的东西用针线筐或簸箕端到箱柜前,由女子的嫂子、大娘或婶子把东西放在箱柜里。往箱柜里放的东西,除亲戚朋友送的填箱礼、女子的日常穿着用品外,还要放染红的熟鸡蛋、点心、糖果、香烟等。新婚当天,新娘子要把这些东西分发给闹洞房的人。此外,还必须在箱柜的四个角上各放一个馒头,馒头上盖着粉红的剪纸;还要在箱柜里撒上红绿花生、麸子、栗子、枣等,祝愿新人生活幸福,早立子、多立子。菜橱里要放两个盖着剪纸的面鱼,外加一把芹菜,希望婚后小两口过日子勤快节约,生活富裕。

填完箱后,箱柜的门不要盖严,要用擀面杖撑着,以便随时再往里边放东西,直到第二天发嫁时,再盖严箱门。

 填箱完成后,还要把压床的东西准备好。压床要一对直径40厘米左右的大面饼,有的还外加6个碗口大的馒头。饼和馒头上都要盖着剪纸或印着红印。此外,还要有数目不等的压床鞋,鞋内放入红绿花生、麸子、栗子、枣等。费县东部还有在这天晚上暖轿的习俗。暖轿即请一支鼓乐班子,在家中吹奏演唱,烘托喜庆气氛。第二天发嫁时,鼓乐班子随着送嫁队伍一起前往。

费县婚俗 发嫁

发嫁在费县又叫“出门子”,即结婚的那天早晨,女子从娘家出门上轿到婆家。这是女子出嫁最隆重、最核心的程序,之前所有准备都是为这一刻服务。

 发嫁时间 发嫁的日子及时辰要严格按照之前男方送来的“日子”规定进行。费县有发嫁“尽早”之俗,即在规定的时辰里,越早越好。所以,旧时费县闺女出门子多在太阳出来之前。特别是遇有同村或附近村庄有同一天出门子的,更要抢早。此俗形成原因,概因旧时送嫁没有车马,嫁妆多肩挑人抬,新人坐的也是人力轿,速度较慢,如不早发,路途远者可能要赶到下午,而按费县风俗,新媳妇必须正午12点前进门,如拖到下午进门是很不吉利的。

 近年来,大多年轻人都是自己挑选日子,他们多选在五一、十一或农历、公历都成双的日子结婚。发嫁时辰据路途远近而定,一般赶在正午前举行婚礼即可,婚礼后接着举行婚宴,方便实惠。

 送亲人员 即陪同新娘去婆家的人员,分大客、小客、女客。大客只有两人,是女子的舅舅、伯父或叔叔;小客数人,多为女子的堂兄弟、表兄弟及侄子;女客数人,为女子的嫂子和其他女性亲戚庄邻。所有送亲人员,遇有和新人属相相忌者,都要在肩或胸前钉一个“青龙”或“青龙大吉”的贴子。

送嫁时,女子的嫂子紧跟轿后,如新人坐着独轮车出嫁,则由其陪坐车的另一边,所以,此人又称“看轿的”或“衬车的”。其余女客拿锅、碗、盆等日用品紧随其后;再后就是大客手里提着用红包袱包着的香油和油灯;小客紧随大客之后抬嫁妆,身强力壮的抬箱柜等大件,年龄小的则每人拿一把小椅子或小凳子。有的还要雇6-8名鼓手随行。所以,一般送亲队伍都是长长的一排,吹吹打打,缓慢而行。

  现在,已很少见这样的送亲队伍。现在多只见车队不见人,卡车拉着嫁妆,轿车拉着新人和送亲的人。新人坐的车上,装饰着鲜花、彩带和气球,所有车牌上都贴着“百年好合”的红贴子。录相车在前面开道,有的上面还带着鼓乐班子,紧跟着的依次是新人的车、送亲的车、嫁妆车。新人的车多用白色的,意为白头到老,也有全车队的车都用红色、黑色等同一颜色或同一车型的,车数多为双数,4-10辆不等,有的多达十几辆,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陪嫁物品 女方所有陪嫁物品都要在出嫁这天,同新娘子一起发嫁。费县嫁闺女陪嫁物品主要包括:家具、床上用品、生活日用品等几大类。

 陪嫁家具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多为木制家具。必备的有柜、八仙桌、椅子等。此外,根据家庭条件,还有梳妆台、菜橱等。自20世纪80年代始,陪嫁的家具中不再流行单独的箱、柜,而改为组合柜,又分小组合、大组合,即衣柜、书桌、梳妆台等组合在一起,外加菜橱、椅子等;有条件的家庭从那时起,开始陪送缝纫机、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进入21世纪以来,家用电器在陪嫁品中所占比重越来越,现在一般人家嫁闺女,彩电、冰箱、洗衣机等都要买齐。费县风俗,任何时代,女方都不陪送床,床必须由男方买。

 床上用品旧时大多只有两铺两盖,即两床被子、两床褥子、两对枕头,外加几双压床鞋。被子的四角,用红线钉着由一对红绿花生、一对栗子、一对枣组成的干果串,意寓出嫁后早立子、多生子。这些干果串特别受妇女和孩子们的喜欢,一般在媳妇进门前就被看热闹的抢光。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改善,陪嫁的床上用品越来越多,一般家庭都要四床被子,两床褥子,六对枕头,的床单、被罩、枕巾等,外加婆家所有亲属每人一双鞋。另外,蒙头红子的四角,也都用红线钉上铜钱,意寓四季来财。

  生活日用品旧时大多只有碗、筷、盆、灯四样,其中,灯是必不可少的,民间有此灯为“长命灯”的说法;自20世纪以来,多是带玻璃罩的马灯;现在,一般换用台灯。近年来,陪嫁日用品种类大大增加,电磁炉、电饭煲、高压锅、茶壶、茶碗等一应俱全,进门就可以很方便地过日子。

 除了以上实用物品外,还有一种是不可少的,即面汤。费县风俗,新婚拜堂时要喝面汤,面汤一半是婆家的,一半从娘家带来。先把面擀成一个圆面片,然后,去边切成正方形,再一分为四。用红纸包着,外加一对葱,放在垫有红纸的托盘里。发嫁时,和其他嫁妆一起,带到婆家。此项工作由“上头的”来做,上头的一般是由村内两位儿女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担任。

 发嫁程序 首先,由上头的为新娘子梳妆打扮。出嫁是女子一生的大事,无论在哪个时代,新娘子在这一天都要精心打扮。过去,由上头的为新娘子精心梳洗打扮,先为她改变发型,把她的“姑娘头”盘起来,挽成纂,改为媳妇头,再精心为新娘子洗面扑粉、描眉画眼。之后,为她穿上男方下妆时送来的衣服。现在,一般不用上头的给打扮,而是早早去美容美发店,请专业美容师盘头化妆,穿上时尚的婚纱。

 值得一提的是,费县风俗,新娘子出嫁时要穿绿鞋,回门时穿红鞋回来,俗语说:“绿鞋去,红鞋来,娘家门上出秀才”。新庄一带用蓝鞋代替绿鞋,穿绿鞋怕以后会看婆婆的绿(撸)脸子。如果新娘的八字硬,或是特别讲究的人家,还要准备“黄头鞋”,即拿两块黄布,钉在鞋前或鞋底,或者,直接塞进鞋里。过门后,一块给男方家“架媳妇的”,另一块回门时带回娘家。黄布有趋利避邪、飞黄腾达的意思。因此,在费县有“扒黄头鞋”的风俗,即在新娘子进门前,看热闹的把新娘子鞋上钉的黄布扯下来,留做以后为孩子缝帽子。有的人家在鞋里放几粒黄豆,以代替黄布。

 新娘子打扮好,开始束压腰带,即用一块红布,缝成一个细长的圆筒,里边放入亲戚庄邻送的礼钱,束入腰间。压腰钱越多越好,意寓今后的日子过得红火、厚实。

  束完压腰带,即吃“宽心面”,把切下的面汤四边放入锅中煮熟,外加荷包蛋和红糖,让新娘子吃下。旧时,新娘子在过门后要“坐帐”,三天或至少一天不能出门,也不能吃饭。所以,在发嫁前一定要吃一点,以应付一天的活动。

 吃完“宽心面”,新娘子蒙上蒙头红子,坐到堂屋的太师椅上。椅子是事先安好的,椅子的方向是按照“日子”里规定的方向安放的。现在,坐到椅子上前,还要照全家福,以留作纪念。

 此时,如果男方迎亲的轿、车来到,就要上轿了。费县风俗,迎娶的车马(轿)由男方准备,但不用新郎前往迎娶,只是轿到,人不到。新人上轿前,先把陪嫁的东西搬出来。干这些的,一般都是小客,先抬大件的家具,把家具抬出来搬到车上,再抱出铺盖,用染红的麻绳捆好,再搬出小件生活日用品。

 所有陪嫁物品都收拾停当后,新人上轿。新人上轿时脚不能沾地,必须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抬椅子的人各地有所不同,在费县南部、东部的石井、方城等地,由小客来抬;北部薛庄一带,承担这项任务的则是大客。

 新娘上轿时要手握一块花毛巾。过去,有“哭嫁”习俗,毛巾用来拭泪,称作为娘家接“金豆子”。现在,女子多欢天喜地,不用拭泪,但此风俗一直保留着,毛巾里包着男方送来的“日子”。同时,手里还要拿一面镜子,据说是怕来客中有孕妇,对新娘不利。上轿前,还要“抓福”,新娘子在盛着麸子和钱的盆里抓一把,寓意抓住了富贵和幸福。麸子和钱要一直攥在手里,“日子”要在过之一座桥时扔掉,意寓为姑娘的日子从今天起结束;男方的那张“日子”则贴在拜堂处,预示着崭新的日子从今天开始。

 新娘上轿时要燃放鞭炮,祝愿她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所经路线 送亲队伍所经路线也有讲究,大的原则是出西门、进东门,如果不是这个方向,就要绕路。所经之路,每过桥、过路口、过村庄,都要燃放鞭炮,谓之敬路神、桥神。遇到石碾,要在其上放“青龙大吉”的贴子;遇有水井,婆婆家要事先用红席把井蒙上;遇上别的送亲队伍,新娘子要下轿相互换手巾或戒指、顶针等。

费县婚俗 过门儿

过门儿即把新媳妇娶进门。新房大多是为了结婚新盖的,如是旧房,也要粉刷一新,庭院要打扫得干干净净。此外,新房内外还要贴喜联、剪纸、图画等,一律以喜庆吉祥为主题。喜联多写“良辰喜逢三合日,典礼正遇吉庆时”“庭前奏笛迎宾客,户外吹笙引凤凰”等;剪纸以“双喜”图案为主,配以凤凰戏牡丹、喜鹊闹梅等象征吉祥喜庆的图纹;图画过去以百子图为主,20世纪末为印刷精美的胖娃娃图,近年来,多在新房内张贴婚纱照。

 新媳妇经一路吹吹打打来到新房旁的村街上。之一步先是调轿,即把轿(车)头按“日子”规定的方向停好。此时,婆家要给抬轿或开车的“调轿钱”,现在一般都是两盒香烟、几十元钱。

 轿停好后,新娘子坐在轿里,等新郎和迎亲的妇女来领。这段时间可长可短,在费县也有讲究,叫“勒性子”,即借机磨磨新娘子的急脾气、坏性子。大部分新娘只好耐着性子等,也有等不及的新娘,不等新郎来领就自己走下轿的。这种情况,就意味着这事“办大差”了,被人笑话。

 “勒性子”的这段时间,其实是新郎家搬运新娘子带来的嫁妆,布置新房的时间。这里刚一落轿,新郎家的相关人员就迎出来,新郎的舅舅、伯父或叔叔迎接女方大客,新郎的兄弟姐妹、婶子大娘迎接女方的小客和女客。然后,亲戚庄邻一齐动手,抱铺盖的抱铺盖,抬家具的抬家具,把新娘子带来的嫁妆搬到新房里安放布置。

 新房里的床早就铺好了。床的位置,要按“日子”规定的方位及走向安置,多安放在屋的一角,靠东墙或西墙,东墙和西墙均叫“山墙”,取有“靠山”之意,也符合平时的居住习惯。过去,新房里的床都是崭新的木床,床的主体除四根粗木床桄外,大多没有床板,中间只有几根横木棍,上铺带根的高粱秸,再上铺有黄草或豆秸、麦穰等,再上铺高粱花席,男方的喜被整齐地或铺或叠放在床上。铺床的人也是有讲究的,被子要由两位架媳妇的妇女来铺,铺好后,还要在床头放两只染红的煮鸡蛋(喜蛋),期盼早日生儿育女;其余的,则由新郎的哥哥和叔叔来铺。铺好的床上要有男童上去滚,称“滚床”,祈盼婚后生育男孩;现多为一男一女滚床,祈盼婚后儿女双全。女方的喜被抱进来后,把男方的喜被掀起来,把女方的放在下面,重新理好。最上放压床鞋及压床馒头,再上撒红绿麸子、五谷草。压床鞋一般四双,男二女二。现在,大多是席梦思床,不用铺草和苫子,但上面被子等的铺放依旧沿用旧俗。

 嫁妆在新房里布置好后,接下来就是迎媳妇了。迎亲时,司仪在前带路,新郎紧跟其后,接着是两位端着接风茶的小姑娘,最后是两位架媳妇的妇女。接风茶用小方托盘托着,里边放有红糖和一对红枣。走到轿门前,两位架媳妇的一人端过一碗接风茶,泼在地上。此时,新郎上前,掀开轿帘,面向新娘鞠一躬。之后,退后一步,由两位架媳妇的上前把新娘从轿上搀扶下来。然后,新郎把红绸子的一头递给新娘,新娘由新郎牵着,由架媳妇的架着,慢慢往家走。在汪沟等地还有一个风俗,即新娘下轿前,由新郎的弟弟或妹妹把一盘糕放在轿前席子上,新娘下轿时,要迈过糕盘,取“步步登高”之意。新娘子的脚是不能着地的,事先在轿前铺两张红席,后边的一张踩过了,由新娘的小叔子卷起来,铺到前边去,两张席前后交替,让新郎、新娘一直踏在席上,走到拜堂的地方。此谓之“传席”,即“传代”之意。现在,很多人家铺红地毯,从轿(车)前一直铺到喜堂前。

 新郎新娘走到大门口时,鞭炮齐鸣。放鞭炮的一般都 在新房大门两旁的墙上,由一人高举竹竿,竹竿顶上挂着鞭炮,另一人手中燃着香烟,随时点燃。新婚所放鞭炮至少是一百响的,多为红色纸擀制,响后落下满地红色碎屑,喜庆热闹。与鞭炮燃放的同时,两位与新郎同辈的年轻人每人手端一只托盘,一盘内是红绿麸子,另一盘内是五谷草,现多为五彩缤纷的碎纸花,不停地向新郎、新娘头上撒,意寓新郎、新娘五福临门,吉祥如意。近年来,彩花中又多了瓶装塑料彩带,由新郎家看热闹的孩子们拿着,笑着、闹着不停地往新郎、新娘身上喷,喷的新郎、新娘满头满脸都是,烘托得婚礼气氛热闹欢快。

 新房的大门槛上要事先放一马鞍,现大多用木板凳来代替,上面贴着写有“马鞍子”的红纸条,新娘子要从“马鞍子”上迈过去,意寓此后吉祥平安。新娘子迈步的时候,看热闹的姑娘媳妇会很留意她迈的是哪条腿。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先迈左腿,则意味着新娘之一胎会生男孩;如果先迈右腿,则意味着新娘之一胎会生女孩。过去,人们很在乎生男生女,所以,一般姑娘出嫁时,在娘家已有人关照一定要先迈左腿。“马鞍子”的一边,放着一只火盆,盆里用豆秸笼着一盆火,意寓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南部梁邱、石井一带,新娘子还要手执酒盅,往火上洒酒,促旺火势。越过火盆后,新娘子要走到院子里的地锅旁,锅下生着火,里边是一锅热气腾腾的馒头,新娘子掀开锅盖,热气腾空而起,意寓今后的日子蒸蒸日上。

 如是寡妇再嫁,过门的时间一般在夜里两三点钟。程序与初婚大体相同。如是三嫁、四嫁等,此人有“妨”夫之嫌,所以,进门要抱着一棵树抱一会儿再拜堂进洞房,意谓用那棵树来代替新郎。解放前,在梁邱等地还有一个风俗,就是寡妇再嫁的那天夜里,谁抢了是谁的。所以,有好事者,专门打听哪家寡妇再嫁,组织人去抢。此俗已不存在。

费县婚俗 拜堂

新娘进门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如是楼房,仪式多在楼下进行。设一张天地桌子,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桌子后方上空悬挂祖宗神幔。解放后,牌位和神幔都被取消,一般都在桌子上放两根燃烧的红蜡烛、两盆万年青,叶子上夹着红、绿花生果,撒有红、绿麸子;另有一台录音机,现多为音响效果更好的组合音响。桌子后方悬挂着一领红席,席上四周挂着红绸子,中间挂着毛 像,现多为一个大大的“双喜”字。近年来,还有气球等饰物装点,越来越喜庆热闹。

 解放前,拜天地要跪拜,即一对新人面对天地桌子,双双俯身下跪,磕两个头,烧两包纸。纸就是普通的火纸,只在纸的两端塞着红纸条,意为红事。烧纸过后,两个人互换位置,再跪下,磕两个头,即可宣告拜堂仪式完成。

 解放后,各地取消跪拜和烧纸,改为鞠躬礼拜。拜堂时,新郎、新娘面对天地桌 在正中间,在结婚司仪的主持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之后,入洞房。近年来,婚礼的场面越来越大,除结婚司仪外,参加婚礼的还有主婚人、证婚人等,婚礼仪式除了新人礼拜外,主婚人、证婚人和来宾代表都要在婚礼上致贺辞。届时,主婚人、证婚人及各位来宾 在新郎、新娘左右两边和后边,主持人 在稍远的一边。新郎的父母坐在天地桌的两边;如果爷爷奶奶还健在的,则一边坐父母,一边坐爷爷奶奶。主要程序有如下六项:

 之一项:鸣炮奏乐。主持人宣布新郎新娘新婚典礼开始后,炮乐齐鸣。乐曲一般是“百鸟朝凤”“喜洋洋”等喜庆吉祥的曲子,炮为鞭炮,近年来多用礼炮,6-8响,炮响后,满天飞舞彩色纸花。

 第二项:主婚人致辞。主婚人一般是新郎的叔伯长辈,他感谢各位来宾出席婚礼,感谢一对新人的父母含辛茹苦把新郎新娘培育成才,感谢他们劳心劳力、共同完成二位新人的婚姻大事,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祝愿新人幸福美满!

 第三项:证婚人致辞。证婚人一般是村干部或单位里的领导,他在致辞中宣布“两位新人的结合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同时,祝贺两位新人喜结良缘。

 第四项:来宾代表致贺词。来宾代表多是新郎的同辈好友。他诚挚地祝福两位新人良缘一世同地久,佳偶百年共天长,一生幸福美满!

 第五项:拜堂。一拜天地:一对新人随着婚礼主持人的口号,肩并肩面对天地桌三鞠躬,感谢天赐姻缘;二拜高堂:一对新人肩并肩向坐在天地桌两边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三鞠躬,感谢长辈养育之恩;三是夫妻对拜:一对新人面对面互相向对方三鞠躬,愿相爱一生一世。

 第六项:入洞房。由主持人高喊:“新郎新娘入洞房,各位来宾吃喜糖!”此时,新郎的哥哥把事先盛在升内的红绿花生、红枣、栗子、糖块、香烟等撒向人群,同时高喊:“先撒栗子后撒枣,大的领着小的跑!”众来宾忙着弯腰抢拾。据说吃了可以治牙疼。新郎用红绸领着或抱起新娘走向洞房。

费县婚俗 新娘新郎入洞房

新郎、新娘拜堂前,新郎的哥哥要去场院里挑一担麦穰送进洞房,让两位“上头的”妇女填枕头。挑麦穰时用一把两股或三股的叉做扁担,进洞房放下麦穰后,用叉挑开窗棂上贴的红纸。据说,这样可使新人以后生的小孩早说话。现在,此俗已渐消,因为明亮的玻璃窗已代替了过去的木头窗,人们不再把整个窗户都贴上红纸,而只在玻璃上贴吉庆窗花。

 新娘新郎进洞房后,新娘按“日子”上指定的方向和位置坐到床上,新郎就坐在床前。两位上头的则抓紧时间用麦穰填新娘陪嫁来的枕头。两人各扯过一个枕头,先在枕头一头的两个角上各放上一枚铜钱(现多为一元硬币),在另一头放上一把花生、麸子、大枣、栗子等,中间放两把麦穰,并边填边说:“一把金,一把银,三把填的聚宝盆。”“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填完各自手里的枕头后,两人对换,再往里边放两把麦穰;之后,相互碰一下,把两只枕头对在一起,放在床头,齐声说:“小两口同床共枕到白头。”之后,把剩余的红绿花生果、栗子、枣等撒向一边看热闹的孩子们,边撒边说:“撒把栗子撒把枣,撒得男孩往家跑。”“撒把栗子撒把枣,也有闺女也有小。”

 枕头填好后,就要挑蒙头红子。上头的把一杆木杆秤递给新郎,同时喊道:“称心如意,幸福一生。”新郎用秤杆挑下新娘头上的蒙头红子。上头的在一边说:“蒙头红子高高挂!”新郎即把手中的蒙头红子挂在床覆篷上或其他高处。“蒙头红子高高挂”意寓高升、大吉大利。用秤来挑蒙头红子,据说缘自老秤一斤为十六两,十六个星,按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外加福、禄、寿三星,共应十六之数,取“吉星合到大吉大利”的意思。

 接下来是换鞋。用新娘子带来的压床鞋,换下脚上穿的鞋。换鞋的风俗各地不同。南部石井一带新郎、新娘都要换,且是两个人相互为对方换,这意味着从此两人要相互合作、密切配合;东部、北部方城、薛庄一带,则只有新郎一人需要换,由上头的协助新郎完成这项工作。换过以后,把原来的鞋放在床上,和其他的压床鞋排在一起。在这些地方,穿完鞋后大多还有一个节目,即新娘子为新郎点着一支烟,象征着点着今后红红火火的日子。

 挑过蒙头红子,接下来,新郎新娘在洞房里要完成的程序就是喝面汤、吃鸡蛋、喝交杯酒了。这三项程序,在费县各地进行的时间顺序有所不同。费县东部新桥、方城一带的乡俗是进门就喝面汤、吃鸡蛋、喝交杯酒,小两口由上头的指点伺候着,完成各项程序,别人都是看客;费县北部薛庄一带则是下午送嫁的客人走后,家人备豆腐、生豆芽、炸货、点心四个小碟,小两口坐下来吃鸡蛋、喝交杯酒,亲戚庄邻的小孩子一起坐在桌旁喝喜酒;南部石井一带则是直到晚上,闹新房的人都走了之后,才吃鸡蛋、喝交杯酒,又叫喝“叫天酒”。吃喝之前,由小姑先点上新房的灯,边点灯上头的边在一边说:“火纸门,红莹莹,两个小姑来点灯;点新灯,照新房,看她嫂子的好嫁妆。”现在,为了录像方便,程序有所简化,一般都借鉴东部的,不再把喝面汤、吃鸡蛋、喝交杯酒做二次完成,而是进门后一气完成。但不论时间早晚,其大体内容都是一致的。

 喝面汤 又叫吃“宽心面”,祈盼一对新人心胸宽阔,生活顺心如意。面汤一半是新娘从娘家带来的,一半是婆家的。新娘进门后,两家的放在一起,用豆秸烧开水,放在水中煮好。此项工作谓之“下面汤”,一般由新郎的嫂子和婶子两个人共同完成。煮好后,盛到四只小汤碗里,由新郎亲戚庄邻中的两位小姑娘或下面汤的亲自端进新房。剩下的面汤给新郎的父母盛出两碗,其余的放在一个小泥盆里,由看热闹的孩子们抢着吃。据说,吃了此面汤可以带来好运气。送到新房里的面汤,由上头的端在手中,先喂新郎吃一口,再喂新娘吃一口。两位上头的每人喂两碗,新郎、新娘在四碗面里各吃一口。方城一带的乡俗在面汤里还要放上豆腐,“腐”“福”同音,祝福新郎、新娘美满幸福。

 吃鸡蛋 上头的每人拿两只染了红皮的熟鸡蛋,把鸡蛋大头的皮剥掉,先喂新郎,再喂新娘,边喂边大声说:“张大口,咬到黄,一年一个状元郎。”或“一口咬到黄,一年一个状元郎。”新郎往往会张大口,咬走大半个鸡蛋,噎得直伸脖,引来众人一阵开怀大笑。

 喝交杯酒 酒杯放在垫着红纸的小托盘里,有的还用红线拴在一起。酒杯只有两个,由上头的分别端到新郎新娘嘴边:“喝了交杯酒,夫妻恩爱天长地久。”喝完一轮重倒酒,互换酒杯。有的,还要事先在杯中滴入鸡血以辟邪。新娘的酒杯里多以白开水代替酒。

 没有项目的时候,新娘子要安静地坐在床上,谓之“坐帐”。旧时,坐帐要坐三天,厕所都不能去,所以,新娘子婚前几天就要节食。后改为只坐一天,现在,新娘子只象征性地坐坐,有的连半天都坐不到。

费县婚俗 赶喜

新郎新娘入了洞房,赶喜的也就上场了。

 赶喜的人群主要由乞讨人员、闲散人员及临时凑场的组成。乞讨人员即平时以乞讨为生者,赶喜是他们的职业内容之一;闲散人员即平时无所事事者,专门打听谁家办喜事,来凑个热闹,讨点喜钱;临时凑场的属于赶喜后备军,若无赶喜的,喜主家临时找人帮场。乞讨人员大都比较专业,一般都有一个组织者,打听到哪家有喜事,相互告知,约好几日几时到喜主家。是日在喜主家大门外聚齐。人未来齐之前,在门外悄悄等侯。等新郎新娘拜完堂入了洞房,他们就隆重登场了!

 先在院门外和大门内各放几个鞭炮,有的放火炮,有的放自制土炮,有的放半挂鞭炮头。接着,专门喊话的高声喊:“进大门!”其他人员高声接:“好!”或者“响亮响亮,真响亮!”“响亮响亮,人财两旺!”众人接:“好!”

  接着一路喊下去,喊的全是讨喜主喜欢的吉利话,如:

  进大门,朝里望,里边垒个影壁墙;

  墙边有棵梧桐树,梧桐树上落凤凰;

  凤凰不落无宝地,这家的日子比人强。

  边喊边把要求就提出来,比如:

  给包洋烟不拆盒,生个儿子上大学;

  给个馍馍不少边,生个儿子做大官;

  上等美酒赏两盅,生个儿子是研究生;

  美味佳肴给一碗,生个儿子当老板。

  再如:

  哈德门,硬盖的,六个馒头跑不了!

  给个煎饼卷豆芽,金子银子往家爬!

  说得围观者发出阵阵笑声,为婚礼增添了喜庆热闹的气氛。所以,等他们说完,喜主家一般都会主动拿出烟、糖、馒头和喜钱等,给他们当中的组织者。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组织者拿到东西和钱,把刚才参与赶喜的人都召集到一起,按人头平均分配。行有行规,一家办喜事,他们只来赶一次喜,不重复来。费县风俗,凡办喜事,必须有赶喜的,否则,被认为不吉利。如哪家没有赶喜的,要临时找人来凑场。

费县婚俗 闹洞房

闹洞房费县多称“闹新房”,是婚礼中比较热闹的一项礼仪。费县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说法,即婚后三天,所有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汇聚新房参与逗闹,让新娘给点烟,向新郎新娘讨要糖果、点心吃。特别是新婚当天夜里,洞房内热闹非凡。俗语云:“闹喜闹喜,越闹越喜,越闹越发。”人们普遍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邪避恶,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费县民间闹洞房既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又不乏花样百出的创新,热闹程度因人而异。闹洞房的主体是新郎的同辈庄邻和亲戚及新郎的朋友们。近年来闹洞房的主要花样有:

  珠联璧合,早得贵子 先让新郎吃糖葫芦,咬到嘴里,嘴对嘴去喂新娘,意寓新娘吃了会生儿子。因费县农村有谚语曰“酸儿辣女”。糖葫芦又甜又酸,黏性强,两位新人的嘴粘在一起,惹得闹新房的人开心大笑。

  早结果,早立子 小伙子们把栗子、花生、红枣等用红线拴起来,一个人 在椅子上,牵着红线把栗子、花生、红枣等举在新郎、新娘嘴中间,两边的小伙子推拉着新郎、新娘,每次都在他们快要吃到时,把他们拉开,延长热闹的时间。当两人终于同时吃到时,又把他们的头紧紧拥在一起,寓意为“喜结连理,永沐爱河”。

  高山流水情意浓 新娘子 到椅子上,嘴里含一口酒。新郎被众伙伴抬着,仰着脸、张大嘴巴。闹房的人推推搡搡的,逼着新娘子把口里的酒吐到新郎口中去,引来阵阵欢笑。

  除此之外,费县还有听房的习俗。据说新婚之夜不说话,将来生了孩子是哑巴。所以,是夜,一对新人明知有人偷听,也要找一些话来说。听房,算是闹洞房的一种延续。听房的大多是一些精力旺盛的半大小子,他们悄悄地猫在新房窗户下,听新房里的动静,往往新房里没闹出什么动静,他们自己倒先闹出了动静。

  过去,农村娱乐生活贫乏,闹洞房、听房可算农村里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现在,娱乐方式越来越多,闹洞房更多的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增添喜庆气氛。所以,现在闹洞房越来越文明节制,听房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新婚深夜,闹洞房的纷纷离去,新郎新娘准备安歇。这时,两位上头的进来履行她们今天的最后一项职责:浇洞房。

  她们一手执酒壶,一手执酒盅,把酒倒满酒盅,再往地上洒。先来到洞房门口,边往地上洒边说:

  “浇、浇、浇门槛,一年一个小趴蛋(男孩)”

  “浇、浇、浇门挂,两口子睡觉呱拉话。”

  “浇、浇、浇门后,两口子睡觉没个够。”

两人边说边浇酒,来回两次,之后,爬到床上:

  “浇、浇、浇床头,两口子睡觉在一头。”

  “浇、浇、浇席后,两口子睡觉睡不够。”

  下床后,接着浇床前:“浇、浇、浇床前,一年一个也不嫌。”

  浇完床前浇书桌:“浇、浇、浇书桌,一年一个状元趴(状元郎)。”

  浇完洞房后,上头的让新娘的小叔子或小姑子背着小盆送入洞房。所背小盆是上午盛面汤的小泥盆。上头的把剩余的面汤倒掉,将盆扣在小叔子或小姑子的背上,边敲边说:“今年背小盆,明年背小侄。”从门外一直说到洞房床前,把盆放到床底下,给新人当尿盆。

  南部石井一带,除了小叔子、小姑子背小盆外,婆婆还要背一个木墩子放到洞房床下,取意“今年背墩子,明年背孙子。”这一带还有往洞房床下放高粱秸的习俗,取意高粱秸移动起来有响声“布布拉拉”,此系费县方言,希望新娘婚后能接二连三地生孩子。这一切都做完后,所有人都退出新房。是夜,洞房内的灯要通宵达旦不熄,谓之“长明(命)灯”。

费县婚俗 新娘开脸

新婚的第二天,新娘子要在天不亮就起床,给公公、婆婆等长辈一一请安磕头,并把从娘家带来的鞋放在针线筐里,配上点心端送给各位家人。

 接下来,上头的要给新娘子“开脸”。开脸在平时叫“绞脸”,即用线绞去脸上的汗毛,使面孔光洁,是旧时的一种美容方式。据说绞脸最初是从清代宫廷里传出来的,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费县农村很流行,爱美的小媳妇常常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相互为对方绞脸。但未婚女子是不能绞脸的,只在出嫁后才首次做,所以名曰“开脸”。

 开脸所用的红线,一般都是新娘子从娘家带来的,两头各拴着一枚铜钱。“开脸”需要一定的技术,先在新娘子的脸上抹上粉,然后,把长线对折后交叉,用牙和左手扣紧两端的线头,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伸开成八字状,从中间将线绷起。绞时两手配合,不停伸拉,让线在面部反复滚动,直到将汗毛拔除干净,面部变得光洁为止。新娘子开了脸,意味着从此成为这家媳妇,死了可以进婆家的祖坟。同时,意味着由闺女变成了媳妇,可以跟人开玩笑、听荤话,不必避开。开完脸,新娘要给上头的磕头感谢,并送其二斤点心作为谢礼。探沂一带,开脸在举行婚礼的当天进行,开完脸,喜宴开席。

费县婚俗 上喜坟

新婚第二天早饭后,新娘子要在家人的陪同下,带着供菜、馒头、鞭炮、火纸等,去祖林里上喜坟。

 届时,新娘子由妯娌陪着,婆家家里所有男性同往。所带供菜,各地差别较大。南部地区和平时上坟大不相同,要带着供桌,菜的个数要双数,一般为十个,且比较丰盛,有鸡、鱼、肉、蛋、豆腐、豆芽、炸货等。北部地区则和平时差不多,菜的个数为单数,多为五个,主要有鸡、鱼、豆腐、豆芽、炸货等。

 到了坟前,先把供品摆放好。然后,烧纸、放鞭炮。新娘子膝下垫着布垫,由妯娌陪着,向每个祖坟磕头认祖。认祖时,由家中长辈领着,到每个坟头即做介绍,之后新娘跪下,磕三个头,并祈祷各位老祖他们幸福美满,早生贵子。之后,在每个祖坟的坟头上压上一片红纸,显示这家人又添了一件喜事。

费县婚俗 回门

新婚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是回门的日子,新郎新娘要带着礼物,去新娘娘家拜访。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出门子”,所以,出嫁后之一次回到娘家省亲叫做“回门”。

 这一习俗对新郎来说,是婚后之一次登岳父门,有感谢岳父、岳母,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的意义;对新娘来说,则表示出嫁成家后仍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在这天,新娘依旧穿着喜庆的婚服,但脚上一定要用一双红鞋,换下出嫁时的绿鞋。

 礼物一般是四色礼。另外,还要给女方的爷爷奶奶、叔叔大爷等各家都备一份比给岳父家稍轻的礼物,一般是二色礼,即只有肉和粉皮粉条。所有礼物都要装在箢子里,用花包袱蒙着,由新郎的弟弟挑着一同前往。同时,把结婚时陪嫁来的两个饼中的一个,带回家中,意即有来有回,大吉大利。

 到女方家后,女方家要设宴招待。请新娘的叔伯、哥弟等陪新郎吃饭。新郎倌在这一天是名副其实的“贵客”,要坐首席。

 宴席一般持续到太阳落山。宴毕,新娘新郎一起回婆家。费县风俗,在这天,新娘新郎一定要等天黑了看不见屋脊才能动身回家,因为有这样的讲究:看不着屋笆,两头发。 回门是费县民间婚姻礼仪中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夜,新郎新娘摸黑回到家。至此,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人生婚姻大礼落下了帷幕。

费县农村的“婚单子”

在费县乡下的婚礼,拜堂是在自家的院子里,墙上悬挂着一张龙凤图案的布幔,洞房门前摆了一张“天地桌子”,桌子上有两盆万年青,一口升(升里燃着一炷香),一杆秤,两只玻璃杯(里面装有沙子)。

桌子上的一张粉红色的“婚单子”这是“二知先生” 婚礼的一些注意事项,也就是禁忌要求。

“婚单子”所写内容如下:

谨选用公元贰零壹壹年古历拾月贰拾陆日为结婚之吉日此日大吉大利

迎女客避忌内亲不忌孕产妇不用坐帐面向西北迎喜神大吉

下车方向西北大吉

三相人忌蛇鸡牛

新人住堂房顶西山靠北墙安床用新砖四块太平钱四对用红纸包好放床四角大吉

永结同心

百年好合

婚俗所见 —-挂喜帐

在费县南部山区,青年结婚时,喜主的亲戚朋友们除了拿现金贺礼外,重要的亲戚还要扯上背面、鸭绒被等。在婚礼那天要将这些贺礼挂在大客席的背后,并写上贺词,贺词下面有送礼人的名字落款,言辞相当讲究。据了解,写贺词的粉红纸代表一个辈分,绿纸代表一个辈分,二者不能混淆。不知这婚俗产生于那个年代。

婚俗所见—–压厨面鱼压、床馒头

沂蒙山区,结婚时女方娘家这边陪嫁时要在陪嫁的菜厨里放上一对面鱼,寓意是女子嫁到男方,生活宽裕,连年有鱼(余),各地情况不同,压厨的面鱼形状、大小也不尽相同。

在沂蒙山区,结婚时女方陪嫁的压床馒头尤其重要,各地情况不同,馒头的花样、大小、形状不尽相同,压床馒头要和嫁妆一起带到男方,然后放到新婚床的被子上面。

( :费县图书馆)

以上就是与一床不睡两条蛇的说法相关内容,是关于结婚风俗的分享。看完千万别娶属蛇的女人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签: 婚姻  婚礼  新娘  洞房  结婚风俗  

为您推荐

一床不睡两条蛇的说法,千万别娶属蛇的女人

和男方的生辰八字放到一起,拿到二知先生面前,请他给挑选一个合适的日子。和男方的生辰八字放到一起,拿到二知先生面前,请他给挑选一个合适的日子。往箱柜里放的东西,除亲戚朋友送的填箱礼、女子的日常穿着用品外,还要放染红的熟鸡蛋、点心、糖果、香烟等。

2024-06-18 21:07

今年属马的贵人和小人,属马今年会遇到自己的贵人吗

猪遇猴似有仇,注意和属猴的人相害, 6、属猪的开运位:北方,在开运位养开花的花运气大开。5、虎遇蛇真没辙,注意和属蛇的人相害。九、属猴 1、猴遇蛇有道德, 2、猴遇龙更兴隆, 3、猴遇鼠准是福, 4、猴遇猴准封侯, 5、猴遇虎心里堵,注意和属虎的人相冲。

2024-06-18 21:07

属羊火命的人适合佩戴什么,属羊人佩戴什么本命佛

属羊火命的人适合佩戴什么父母根据孩子的五行来起名字会尤其注意到宝宝的五行缺什么,补什么,如果宝宝五行缺火,那么就要考虑在名字中增加五行属火的字了,除了考虑五行的多缺少补的情况,还必须考虑这个字的吉利寓意,以求给孩子起一个完美的名字。

2024-06-18 21:07

十二生肖顺序属相婚配生肖配对,十二生肖属相顺序由来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十二生肖更佳婚姻配对吧!

2024-06-18 21:04

羊跟蛇属相合不合,猴跟蛇属相合不合财

蛇在十二生肖中可以说是最神秘顽强的属相,蛇在人们的印象中有狡诈的,危险的,令人产生恐惧的力量蛇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量,大多蛇人都属于长寿的。蛇在十二生肖中可以说是最神秘顽强的属相,蛇在人们的印象中有狡诈的,危险的,令人产生恐惧的力量蛇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量,大多蛇人都属于长寿的。

2024-06-18 21:04

2001年属蛇取什么名字好听,任性属马男孩的更佳名字

意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大展宏图。对某事甘心情愿。意指美好、文雅、品德高尚。

2024-06-18 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