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淮阴工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2024-07-08
更新时间:2024-07-08 11:09:58作者:未知
一、出行须知
1.非必要不前往已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城市。确需前往的,建议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出发和返回前及时向所在社区(村)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返回后按要求落实管理措施。
2.提前了解目的地风险等级和疫情防控政策,配合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3.近14天内有重点关注城市旅居史的来盱返盱人员,抵盱后需尽快(12小时内)向所在社区(村)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或提前通过“i淮安”“淮上通”进行报备,并主动配合做好相应健康管理。
4.被赋黄码人员务必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减少与他人接触,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避免出行,发生异常及时报告,按要求落实防控措施。
二、来盱返盱人员须知
1.境外来盱返盱人员实施“14+14+28”全过程管控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严格审核其居家条件,不符合的需集中隔离)、落实28天跟踪健康监测。
2.与确诊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时空交叉的来盱返盱人员落实“14+7”管控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严格审核其居家健康监测条件,不符合的需集中隔离)。
3.中高风险地区来盱返盱人员落实“14+7”管控措施。
4.14日内有确诊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所在县区(直辖市为街道)旅居史的人员实施7天(自离开疫情所在县区之日起)严格健康监测,强化核酸检测(第1、3、7天各检测1次,即“7天3检”)。
5.确诊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中高风险地所在地级市(直辖市为区)低风险地区的来盱返盱人员,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者能够出示包括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健康码,体温测量正常的,现场采集核酸检测样本后(较前一次检测采样间隔24小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以自由有序流动;对不能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要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的可有序流动。如该人员在我县旅居,进行7天健康监测,并在进入我县72小时之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两次核酸检测时间间隔24小时以上)。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规范处置。
6.省外(有疫情发生的省份)来盱返盱人员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备,并在24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
7.密切接触者:落实“14+7”管控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
8.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落实“7+7”管控措施,即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
9.疫情重点地区来盱返盱人员,落实连续7天核酸检测,一日一检。
三、聚集性活动须知
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谁举办谁负责”原则。
1.严格大型活动管理,非必要不开展线下节庆和大型会议、联欢、体育比赛等活动。
2.50人以上聚集性活动应制定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提前向举办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报备。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承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餐饮单位须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并按规定报备。自行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社区(村)报备。
3.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厅、交通场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要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规范做好通风、环境消杀等,引导群众保持安全距离,做好安全防护。
4.电影院、健身房、KTV、室内游泳馆、酒吧、洗浴场所、棋牌室(麻将馆)、培训机构(含托管)等密闭经营性服务场所要落实“限流、预约、错峰”要求,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接待游客(观众、消费者)人数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
5.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药店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四、健康码须知
1.赋黄码对象:对与阳性检测者有时空伴随的人员进行赋黄码,按照“苏康码”黄码进行管理。
2.黄码转绿码方式:
(1)被赋予黄码人员需实施3天自我健康监测(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并到指定机构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需大于24小时),如结果均为阴性,可自动转为绿码。符合转码条件未能自动转码的黄码人员,凭相关证明向所在地社区(村)、街道(乡镇)登记,并申请黄码转绿码事宜。
(2)如居民发现黄码赋码不准确,可及时向所在社区(村)报告、登记,由社区汇总逐级审核转码。
3.行程码上带“*”号
(1)行程卡带“*”号是指你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上绿色箭头正下方有你去过或途径的地方,若是你近期去过或途径疫情中高风险区域就会在地名后面备注“*”号。
(2)“*”号一般14天就会消失,建议带“*”号的居民自行去做一次核酸检测。
五、个人防护须知
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用公筷等良好生活习惯。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进口冷冻食品,不从中高风险地区、国(境)外网购、海淘物品。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尽快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积极配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