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离婚案件一审不服财产判决书怎么办(离婚诉讼一审未判离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3-12-15 14:09:08作者:未知

离婚案件一审不服财产判决书怎么办(离婚诉讼一审未判离怎么办)

一、离婚案件一审不服财产判决书怎么办?

离婚案件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结果可以提出上诉。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结束。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诉讼程序。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二、离婚发起诉讼的程序有哪些?

诉讼离婚分为三个阶段:起诉、审理、判决。

(一)起诉

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二)审理

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开始诉讼程序,到做出判决前所作的一切调查工作的总和。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开庭审理三个阶段:

1、审理前的准备。人民法院在收到离婚诉讼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的5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在收到诉讼状副本的15日内应提出答辩状;审判人员审阅诉讼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更换不符合起诉或应诉条件的当事人,通知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依法进行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

2、调解。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后,首先应对当事人进行调解,使当事人消除分歧,互相谅解,从而达成离婚或和好的协议。达成和好协议的,人民法院将协议记录存卷,一般不发给调解书;达成离婚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3、开庭审理。人民法院调解不成的,即进行开庭审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开庭日期。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是否回避;之后,开始法庭调查,询问当事人和当事人陈述;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询问证人,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询问鉴定人,宣读鉴定结论;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勘验笔录。尔后,开始法庭辩论,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双方互相辩论。

(三)判决

根据庭审情况,应当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人民法院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判的,应当十日内进行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即发判决书。

如果当事人双方向法院发起了起诉离婚,法院对于双方财产的分割与其他的判决出来之后,双方当事人不满意,就可以向法院发起上诉。不过要注意向法院发起上诉,并不是由原来的法院发起,而是向原来做出判决法院上一级法院发起。

本文标签: 法院  判决  案件  

为您推荐

法院决定监外执行时间有限制吗(法院决定监外执行的程序)

是有限制的。法院决定监外执行时间的限制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但是这个时间限制并不固定,需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实际情况等多种因素做出最终的实现限制的规定。

2023-12-19 00:24

股东变更监事更换规定是什么 公司变更股东监事需要哪些资料

股东变更监事更换规定是可以通过召开股东大会变更公司章程等相关的方式对此进行变更。但是实际上如果股东的变更或者是监事的变更并不是必须的,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判断的,比如说存在股权转让的相关情况。

2023-12-19 00:24

故意伤害面部赔偿是怎么样的 故意伤害面部赔偿是怎么样的行为

故意伤害面部赔偿是根据对方的实际支出损失来进行赔偿。当然了,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导致他人面部受到损害的情况之下,也需要经过司法鉴定来确定一下伤残的等级,然后才能够确定最终的伤残赔偿的具体金额。

2023-12-19 00:22

故意伤害有那些法律规定?(故意伤害的刑法规定)

故意伤害有的法律规定在于《刑法》第234条当中明确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处罚。当然了,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导致他人受到重伤的后果的话,将会按照三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

2023-12-19 00:22

启动起诉程序多长时间开庭?(提起诉讼的程序多长时间开庭)

审理案件从起诉到开庭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审理案件的程序不同,从立案到审结的时间也有所不同,适用于简易程序审理的,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普通程序审理的,需要六个月的时间。

2023-12-19 00:22

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是合理的行为吗 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收监办理程序

是合理的行为。我国的相关法律中对于法院作出赞誉犯罪嫌疑人监外执行事务间的行为和其需要符合的情况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符合进行监外收监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是可以做出监外执行收监的决定的。

2023-12-19 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