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疫苗分几类(猪伪狂犬疫苗有几种毒株)
2024-07-22
更新时间:2024-07-23 00:15:52作者:未知
封开杏花鸡是广东省的三大名鸡之一,具有三黄(咀黄、毛黄、脚黄),三细(头细、脚细、颈细),两短(颈短、身躯短)的特点,以其肌肉丰满、皮薄肉嫩、皮下及肌间脂肪分布均匀而驰名。
封开杏花鸡
封开杏花鸡是广东省的三大名鸡之一,具有三黄(咀黄、毛黄、脚黄),三细(头细、脚细、颈细),两短(颈短、身躯短)的特点,以其肌肉丰满、皮薄肉嫩、皮下及肌间脂肪分布均匀而驰名。
一、杏花鸡简介
封开杏花鸡是广东省的三大名鸡之一,具有三黄(咀黄、毛黄、脚黄),三细(头细、脚细、颈细),两短(颈短、身躯短)的特点,以其肌肉丰满、皮薄肉嫩、皮下及肌间脂肪分布均匀而驰名。尤其适宜制作白切鸡,鸡味浓郁。 杏花鸡 又称“米仔鸡” 产于广东封开县,广东三大名鸡之首,封开杏花鸡获得了“2012年广东十大最具人气土特产”的称号。9月19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栏目拍摄组到封开就杏花鸡养殖及其深加工、产业链等进行为期三天的专题采访。本次封开杏花鸡专题片《富民一方的杏花鸡》长33分钟,讲述了封开杏花鸡的起源及经济价值,着重报道了封开县陈燕英养殖杏花鸡走上致富路的故事,有力提升了封开杏花鸡知名度。据了解,陈燕英的养殖场每年能出栏杏花鸡100多万只,已建立了育种孵化场1个,杏花鸡养殖示范场2个,杏花鸡养殖技术咨询服务部3个,带动全县500多户杏花鸡养殖大户走上了致富路。
二、历史起源
封开杏花鸡 原产于广东省封开县杏花公社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杏花鸡已有1000多年的养殖历史,早在清朝年间,杏花鸡一直是用来向朝廷进贡的贡品。杏花鸡主要分布在封开县境内,上世纪八十年代,年饲养量达100万只以上。它具有早熟、易肥、皮下和肌间分布均匀、骨细皮薄、肌纤维细的特点,属小型肉用优质鸡种。杏花鸡是经国家品种志编审委员会审定,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的三十个鸡品种之一,名列广东三大名鸡之首。
三、杏花鸡养殖
封开杏花鸡,1999年10月在杏花镇投资200万元,兴办杏花鸡繁育中心。2001年该中心被列入肇庆市农业龙头企业和省级农业扶贫龙头企业,2003年杏花鸡取得了国家级无公害食品认证,又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全县已有多个大型杏花鸡养殖场,杏花鸡年饲养量达1000多万只,价值2亿多元。封开县大力扶持杏花鸡产业发展,通过封开县广远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建设优质杏花鸡科学研究基地、优质杏花鸡养殖专业镇和专业村,创建杏花鸡深加工企业,拉长杏花鸡产业链,做大做强做优杏花鸡养殖产业。
据了解,封开县将科学、合理利用品种资源,建立杏花鸡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实施封开杏花鸡名牌战略。
四、主要特性
封开杏花鸡 肌肉丰满,脂肪分布均匀,无论是白切或清蒸,都一样嫩滑鲜甜,尤以白切最佳,因为杏花白切鸡,是将鸡宰好洗干净后,置于摄氏90度微沸的开水中浸熟的,所以皮呈金黄色,油光闪亮,吃起来有清、鲜、甜、爽、骨香之感。市面价约20多元一斤。
五、产地和分布
封开杏花鸡,产于封开杏花、渔涝、莲都一带,其种优之外,主要是由于当地农民将其放养于溪边竹林下,或山上松树下,常以野草虫蚁喂食,因此它有三大特点:两细、三黄、两短,即:头细、骨细;嘴黄、毛黄、脚黄;身短、颈短。
杏花鸡因主产地在广东省封开县杏花,建国后易名杏花乡因而得名,当地又称"米仔鸡"。它具有早熟、易肥、皮下和肌间脂肪分布均匀、骨细皮溥、肌纤维纫嫩等特点。属小型肉用优质鸡种,是中国活鸡出口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产鸡之一。杏花鸡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封开县内,年饲养量达100万只以上。省内的怀集、德庆、郁南、新兴、肇庆、佛山、广州等地也都有饲养。江苏、北京等地也曾引种饲养。
六、品种形成
封开县位于广东省西部,届多山地区。土壤多为沙质土,地势较高。除种植水稻和玉米、小麦、蚕豆、花生、甘薯、木薯等早粮作物外,还利用 丘陵山坡、村旁、溪边种植果树,为发展当、地养鸡业提供了饲料来源和放养的良好自然环境。由于杏花鸡胸肌丰满,肌肉纤细,皮薄而皮下脂肪分布均级适宜烹制白切鸡,成品皮色带有光泽,爽脆可口(所谓"玻璃皮"),符合两广人民要求食品鲜美、强调原味的习惯,同时是佐酒佳品,颇受消费者欢迎。早在1915年就已远销省港,当时售价比一般鸡高三成以上,这对定向培台优质的肉用型杏花鸡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杏花乡地处山区腹地,建国前交通极为不便,很少引入外来鸡种。加之当地群众历史上习惯饲养"三黄"(黄喙、黄羽、黄脚)鸡,经长期选育,形成了外貌特征一致、遗传力较稳定的优良地方肉用品种。
七、外貌特征
封开杏花鸡,结构匀称,被毛紧凑,前躯窄,后躯宽。其体型特征可概括为"两细"(头细、脚细),"三黄''、"三短"(颈短、体躯短、脚短)。雏鸡以"王黄"为主,全身绒羽淡黄色。公鸡头大,冠大直立,冠、耳叶及肉垂鲜红色。虹彩橙黄色。羽毛黄色略带金红色,主冀羽和尾羽有黑色。脚黄色。母鸡头小,喙短而黄。单冠,冠、耳叶及肉垂红色。虹彩橙黄色。体羽黄色或浅黄色,颈基部羽多有黑斑点(称"芝麻点"),形似项链。主、副冀羽的内侧多呈黑色,尾羽多数有几根黑羽。
八、产肉性能
封开杏花鸡以放养为主,整天觅食天然食饵,只在傍晚归牧后饲以糠拌稀饭,因此,杏花鸡早期生长缓慢。在用配合饲料条件下,据测定,112日龄公鸡的平均体重为1256.1g,母鸡的平均体重为1032.7g。未开产的母鸡,一般养至5--6个月龄,体重约达1000-1200g,经10--15d肥育,体重可增至1150-1300g。
杏花鸡羽毛生长速度较快,3日龄的雏鸡开始长主翼羽,羽长达0.5--1.5cm,20日龄开始长主尾羽,40日龄身体各部分羽毛都开始生长,60日龄全部长齐,羽毛丰满。母鸡长羽比公鸡快10d以上。 据对112日龄鸡的屠宰测定,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9.0%,母鸡为76.0%,全净膛属宰率公鸡为74.7%,母鸡为70.0%。皮肤多为淡黄色。因皮薄且有皮下脂肪,故细腻光滑加之肌问脂肪分布均匀,肉质特优,适宜作白切鸡。 据1983年华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和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用同批次不同周龄的鸡作胸肌定点测定,结果证明杏花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肌纤维直径都比在香港的主要商品肉鸡"石歧杂"纤细。
九、产蛋性能
封开杏花鸡,公鸡60日龄有20%开啼,80日龄性征明显,但一般在150日龄开始利用。母鸡在150日龄时有30%开产。在农村放养和自然孵化条件下,年产蛋量为4-5窝。共60--90个。在群养及人工催醒的条件下,年平均产蛋量为95个。蛋重为45g左右。蛋壳褐色。
十、繁殖性能
公母配种比例,农家放养的为1:15,种蛋受精率为90%以上;群养的为1:13--15,种蛋受精率为90.8%受精蛋孵化率为74%。杏花鸡就巢性强。30日龄的育雏率在90%左右。
十一、评价和展望
杏花鸡属肉质特佳的优良地方品种之一。但尚存在产蛋量少、繁殖力低、早期生长缓慢等缺点。为此,1972年封开县食品公司建立的杏花鸡种鸡场,对其进行选育和保种,其后县畜牧局也建立了杏花鸡种鸡场,对其保种起了一定的作用。1982--1984年,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利用它作仿土黄鸡三系配套杂交商品肉鸡,既保持了杏花鸡的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