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
2024-07-19
更新时间:2024-07-19 14:05:41作者:未知
大王花是一种肉质寄生草本植物,产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等热带雨林中,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花朵,有“世界花王”的美誉。
大王花是一种肉质寄生草本植物,产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等热带雨林中,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花朵,有“世界花王”的美誉。
基本概况
大王花雌雄异株,胚乳。为使世界上最大的花不致灭绝,1997年沙巴野生保护法令将大王花列为保护植物。1981年新加坡植物园开始了引种试验,把大王花的种子人工播种在爬岩藤的茎皮里。
名称由来
大王花的名字是取自英殖民地时的Sir Stamford Raffles。1818年时,Sir Stamford Raffles和他的朋友Dr. James Arnold在Manna这个地方发现了最大的大王花品种,花径40cm,重7公斤,并取名Rafflesia arnoldii。如今发现最大的大王花花冠直径1.4m,重10公斤,花瓣厚5cm。
结构特征
大王花是一种肉质寄生草本植物而并非真的“食人花”。它们主轴极短,没有叶片和地下茎,吸取营养的器官退化成菌丝体状,侵入宿主的组织内,因此整朵花就是它的全部,从宿主身上吸收的营养几乎全部供应花朵的生长,花径能够达到3英尺,即0.9144m,最高纪录可达1.4m。大王花的基座是由宿主的木质部发展而来的,形状很象个广口坛子。
雌花由8-6-4枚合生心皮所组成,子房下位、半下位或上位,1室或胎座内伸至近中部,形成许多不规则的腔隙,胚珠多数,生于侧膜胎座上,珠被1~2层;花柱1或无,柱头盘状、头状或多裂。雄花多数至5枚,无花丝,1~3列环生于蕊柱上,花药2室,纵裂或顶孔开裂,药室有时汇合,花粉常具粘性,单个或成四分体。果为浆果,种子微小,种皮坚硬,内有胚乳。植株常寄生在热带雨林落叶层下葡萄科爬岩藤属植物的蔓生茎的根部或较低的攀缘茎上,但它们寄生依赖关系之间的一些细节至今未能解释清楚。
生长与繁殖
大王花的花朵虽然很大,但它的种子非常微小,用肉眼几乎难以辨别。种子带有粘性,当动物无意间踩碰它时,就会被携带到别处繁衍。当然,大王花种子具体是怎样传播的,科学界还存在着相当的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种子是由鹿、野猪等踩进茎皮破损的植株中后进行繁衍的”。
盛开与凋零
据当地居民的介绍,每年的5~10月,是大王花最主要的生长季。种子具体是怎样萌发的还不太清楚,只知种子的丝状芽体可在不伤害宿主的情况下逐渐在茎皮内蔓延,直至一年半后,种子吸收了足够的能量,体积膨大,穿破种皮萌发出约6mm的芽点。经过几个月的缓慢生长,花蕾逐渐由乒乓球般的体积直至生长到甘蓝一般大小。等过了一个月,花苞便会缓缓张开,完全绽放需要两天两夜。盛开的大王花艳丽多彩,整个花冠呈鲜红色,上面有点点白斑,花冠50~90cm,5片多浆汁的花瓣厚而坚韧,每片花瓣厚约5cm,宽30cm左右,花瓣质量总重最高可达25磅之多,也就是10多公斤。花朵中央有一个圆口大蜜槽,其容积相当大,能够承起6~7夸脱的水,即5~7公斤。
大王花一生只开一朵花,花期只有4天。花苞绽放初期具有香味,之后就会散发具有刺激性的腐臭气味了,因此有了腐尸花Corpse Flower的异名。花粉散发出来的恶臭招来苍蝇等腐食动物为其授粉,松鼠对花粉也很感兴趣,常常从一个花药舔到另一个花药。在花期的第4天,大王花的花瓣逐渐变黑凋零,在几周内变成一滩粘稠的黑色物质。成功受粉的雌花会在之后的7月内逐渐形成一个半腐烂状的果实。惊艳的花朵结出了腐烂的果实,真是一个植物界的奇观。果实球状,直径约15cm,具木质化、棕色的表皮,种皮下充满乳白色、富脂质的果肉,以及上千枚红棕色的微型种子。
地理分布
大王花产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等热带雨林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花朵,有“世界花王”的美誉。大王花在当地叫Bungapatma,意思是“荷叶般硕大艳丽的花”。
物种划分
关于大花草(大王花又名“大花草”)的物种划分,马来西亚的学者宣称可能发现了大花草属植物的新种。该属植物以花朵巨大而气味恶臭著称。马来西亚丁加奴省东部的林业官员表示,他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大花草属植物,其花瓣像是一种已知物种,而花的内部形态又像是另一个种。林业官员伽玛鲁丁(Roslee Jamaludin)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新种或是一个变种,也可能是一个变型。大家都对这个发现感到兴奋,经过对已知大花草属植物的查考还没有发现有哪个种具有与之相同的特征,当然,在确定这是一个新种之前还要对其特性进行更为仔细的观察。
伽玛鲁丁说,发现这种大花草的具体地点还不能对外公开,人们发现这株大花草时它是攀援在一株高大树木上的。
据介绍,该属植物以花朵巨大而气味恶臭著称。大花草虽然稀少,但在东南亚的几个国家都曾发现过。其花朵巨大,直可达1米,重达10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花朵之一。
哈佛大学植物学家查尔斯·戴维斯及其同事在《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利用最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将大花草与一系列植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它在植物家谱中应该属于大戟科。
戴维斯说,这种生活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下层植物中的大花草一般寄生在葡萄藤科植物上,开出的巨型花为血红色,发出一股腐臭味,这种味道可以用来吸引某种蝇为它授粉。一般植物学家把具有相似特征的植物划入同一科,但大花草的花大得出奇,这在开花植物中实属罕见,加上它属于寄生植物,没有叶茎等植物的典型结构,而且由于寄生,吸取了不少葡萄藤科植物的遗传特征,因此科学家一直不知道它该归哪一科。[2] 新研究认为大花草应属大戟科,这让他们大吃一惊,因为大戟科植物的花只有大花草的数百分之一大,爱尔兰钟花、一品红和蓖麻等都属于大戟科,花朵大小相差如此悬殊却同属一类,令人非常不解。下一步他们要对大花草进一步研究,比如分析它的花为什么这么大,是怎么演变来的。
濒危与保护
大王花仅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等热带雨林中,由于人类采伐木材、开拓种植园等活动的影响,当地大片雨林正在急剧减少。没有适合的环境导致大王花逐年递减,加上当地传说大王花有药用价值,有补肾壮阳的功效,花芽提取物炮制的浸膏,是妇女分娩时的良药。当地人的滥采,更使大王花处在濒临灭绝的严重危险之中。印度尼西亚政府也正在着手组织植物学家搜寻和保护这种植物。1984年,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将大王花列为“世界范围内遭受最严重威胁的濒危植物”,提请世界公众重视和着手保护这种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奇特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