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院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2024-04-12
更新时间:2024-04-13 07:02:47作者:佚名
非法携带爆炸物参加集会罪的四个构成条件有,所侵犯的客体即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又危害了公共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携带爆炸物的行为;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所存在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又危害了公共安全,还侵犯了国家有关武器、管制刀具及爆炸物的管理制度。
犯罪对象仅限于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所谓武器,是指枪支、弹药或其他具有杀伤力和破坏性的发火武器,最为常见的则是枪支、弹约。既包括军用的手枪、步枪、冲锋枪和机枪及弹药,又包括民用的各种枪支及弹药,如射击运动用的枪支、狩猪用的有膛线枪、散弹枪、火药枪,麻醉动物用的注射枪以及能发射金属弹丸及其弹药等。其他武器如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炮弹等一般则难以成为此罪的行为对象。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中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的行为。也就是说,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的行为必须是在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时才以本罪论处,否则不能定为本罪。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一切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即使是依法规定或者经有关部门批准,准予持有武器的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在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时携带了武器、管制刀具或爆炸物的,同样构成本罪。但在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中,为维护秩序而依法执行职务的人员除外。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集会、游.行、示.威是一种群众性地表达意愿的活动,而且都是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进行的,如果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由于这些物品具有极强的破坏性,一且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非法的使用爆炸物的行为是我国的法律法规严厉的打击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的爆炸物的使用行为,不具有危害性的话,那么也不会认定为犯罪,因此在定罪量刑时,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具体的予以处罚的。